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美式教育part2

Amber' school..
美國的義務教育是從幼稚園開始,大多都是和小學在一起,有些學校還有pre-k或k4,滿4歲就可以進去讀。


Amber2歲半時就先去上preschool,學費還不便宜,所以只有一週讓她上個兩個半天,練練英文,順便適應一下群體生活。


加州規定,12月前滿5歲者,都可以在9月開學時去就讀,因為是義務教育,所以免學費。Amber生日是10月底,我們等她一滿5歲就迫不及待地送她去上幼稚園。後來發現,這樣的對她來說,有點吃力。美國人通常都會再等一年,讓他們小孩滿6歲,到了他們所認為的"ready"之後,才會送他們去學校。


Amber一入學,就算是他們班裡年紀最小的,和她那些個6歲同學比起來,她算是心智不夠成熟,情緒上也不夠穩定。還好她們有個耐心的好老師Mrs.Lunn(在學校,學生都叫老師Mr.,Mrs,or Ms,不像中國人叫某某老師)。她上學上得很開心,每天都很期待上學,連週末都想去。


我每週在班上當義工媽媽一天,幫忙老師放red folder(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聯絡簿,學生不用抄寫,老師直接把要通知的事項印好,放入folder就好)、)做些準備工作或帶學生作美勞。我在幫忙時,Vincent就在一旁和小朋友玩或看書、畫圖。在幫忙當中,有幾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1.學校的愛國教育作得很好,每天一早,老師會帶著學生唸一次對國旗的誓詞。(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內容不外乎是說對國旗、國家的效忠,及國家的自由與公正。學生從小就把把它背了下來,這和我們小時候升旗有異曲同工之妙。


2.班上沒有所謂的班長或幹部,只有每天由老師抽籤選出的VIP。VIP的工作就是每天一早在唸誓詞時,站在最前面帶領大家唸,還有排隊出去時,跟在老師後頭,也就是隊伍最前面。前一日的VIP隔天會成為當日VIP的helper(站在隊伍最後頭)。每個人都有機會輪到當領袖的機會。每個月舉行superstar頒獎典禮,由校長頒獎。每個人可以得到一張”my child is the superstar in Doyle elementary school"的貼紙、鉛筆和獎狀。


3有所謂"wheel”的課程,就像我們科任老師一樣。不同的是,他們是兩個班級交換上課,由不同的老師教授不同的主題。因為這所小學離UC San Diego很近,所以國際學生特別多,英文程度也參差不齊,會有一堂課是將英文程度相當的分在一起,共分三級,最好的就教難度高一點的文章、次之的就唱歌、玩遊戲學英文、完全不懂的就從基本ABC開始學起。經費充裕的學校,還會在放學後加開免費英文課給學生去上。


4.學生在任何時候都可舉手發言。發些內容不限是老師問的問題或上課內容,只要想發言,舉手,得到老師准許就可發言。幼稚園的小朋友很天真,都會天馬行空地將家裡的瑣事、或想分享的東西找機會搶著發言。有人聊假期去了哪裡、有人提到自己生日快到了、有人講自己家裡發生的事、、、一旦有人發言,就一個接著一個地講個沒完。或許這就是為何美國學生都這麼踴躍發言的緣故!


5.沒有所謂的下課時間,只有9:30的snack time和11:00的lunch time會帶出教室。(不同年級時間不同,大家輪流使用用餐場地)吃完點心或午餐後,有一小段的玩耍時間。中間如果有人想上廁所,得比個手勢讓老師知道後自己去。Amber在家上廁所總是想找人陪,但在學校就能自己去完成,這是一種獨立的訓練吧!


6.上課時,不總是全班上同一個課程,4個人坐成一大桌,全班有5大桌(這個學校人數算多的),20個學生。有時一組在作數學、一組在作美勞、一組在寫作文、、、不見得都在做同一件事,老師就各別去指導。放學前總有個時間讓當日表現好的學生先選想玩什麼(教室裡有玩具,kitchen set,cars,computers,...),其餘的學生再由老師分配


7.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不同的topic讓學生發揮巧思,穿不同的衣服上學。如,有一週是color week,就規定每天大家要穿一樣顏色的衣服去學校。上個禮拜是Doyle spirit week,(Doyle是學校名字),禮拜一是crazy hair, 禮拜二是opposite day,禮拜三是twin day,禮拜四是pajama day, 禮拜五是doyle spirit day(穿藍白色代表學校顏色的衣服),小朋友們都很高興,尤其是禮拜四,老師、學生都穿睡衣到學校,真是好玩又有趣。


8.功課不是每天有,但固定有monthly homework,總共有20項,有運動的、當月相關所學的(如畫葉子、尋找三葉草、寫出從學校到家裡的方向...)、配合節日的、、、讓學生自行在家完成。會有一大項是family project,得由家長和小朋友發揮巧思一起做。另外有一定要背的sight words,每個禮拜背4個單字,看起來雖然不多,但幫助卻很大。現在Amber都已經能自己閱讀,及寫作文了。感覺覺得輕鬆、也上學上得很開心。


9.因為沒收學費,所以總有一些義賣活動,來增加學校收入以應付班級的支出。聖誕節時有cookie dough sale、之前有Jog-A-Thon fundraiser(學生跑幾圈,家長捐幾元,通常都跑很小圈)、或要求每個班上準備一項東西出來義賣(Amber她們班捐了一個bath basket,每個人帶一樣和洗澡相關物品去,再包裝成一個漂亮的basket,交由學校去義賣)。還會在配合學校的不同餐廳或速食店辦活動,店家捐出總消費額的百分之多少給學校,有得吃,又可以幫助學校,大家都很樂意去參加。小朋友也會很興奮放學後能在別的地方遇到同學。


10.每一個學年結束,就會舉行畢業典禮。Amber這個學校每年都會把班級重新打散,讓大家認識更多不同的人。
(其他還有很多特別的,一時想不起來,日後有想到,再慢慢補上。)


自己當過老師,覺得整個學校的上課氣氛真的和在台灣很不同。以愛的教育在教學生,老師的脾氣好沒話說,修養真是到家了。將來如果有機會重執教鞭的話,這當中真的有我很多值得學習、效法的地方。

1 則留言:

HY 提到...

原來上學這麼有趣啊!



Amber這張相片拍得很棒

超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