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教育 一直給予我的印象就是”開放、自由"
來美國的第二年 有機會重執教鞭
去中文學校教華人小孩中文
剛來時 英文還沒很”流轉”
所以教正規班裡的最小班 學生的年紀從4~7歲都有
大部份小孩 雖然沒能說出流利的中文
但基本表達上都沒什麼問題
印象很深刻的是
前兩堂跟原班老師實習 發現老師課前要作得功課不少
幾乎所有的課程 都以遊戲、活動 的互動方式來授課
整個上課過程 都是在遊戲中學習
小朋友玩得開心 學得也起勁
這才明白 自由、開放的上課氣氛營造
背後要付出的努力 實在是不容小覷的
兩堂課後 這個重擔由我挑起
對這個”高壓、獨裁、填壓式教學”慣用者的我 挑戰性很高
光是遊戲設計一事 就讓我絞盡腦汁 頭髮白了不少
第一堂課玩得膽戰心驚 還好安全過關
愈教愈順手之後
不知怎麼地自然而然就調整成半權威、半開放的教法
(整節課都在那兒裝可愛實在有違我本性)
學生家長大多都是第一代移民
當初接受的也是台灣道地的填鴨式教育
對於我這麼個新教法還頗能接受的
所以就幸運地在中文學校存活下來了
學生上課反應十分的棒
拋出問題 馬上有人搶著回答
有時都還沒開始問問題
就見到幾隻可愛的小手在半空中揮舞
上起課來超級有成就感
遇到過年或特殊節日時 學校還有表演活動
第一年 本小姐偷懶
教了兩首兒附加舞蹈
(要被我以前學生看到我那裝可愛的模樣、肯定笑到肚子痛)
其中一首是”魚兒魚兒水中游”
表演前 在聯絡簿請家長準備配合歌曲的舞衣
哇!表演當天 竟然作出一件魚的服裝上台
讓我看得真是熱淚盈眶 感動得痛哭流涕
可惜Amber出生後 新手媽媽 手忙腳亂 沒法兼顧兩者
就中斷了這項教學的樂趣了
1 則留言:
裝可愛的模樣~~
哇~難以想像~~還真想看看說捏
張貼留言